


(通讯员 潘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2022年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村振兴谋富裕”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通过乡村调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小组成员们刚到达桃花街道,便对这个名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经过打听后得知,传说三国时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此地桃园结义,因此,平原桃园街道的名字就取自“桃园结义”的历史故事,具有广泛的知晓度和厚重的情感凝聚力。此时,小组成员们对这个地方更加充满了好奇。
然后,小组成员们就去采访了村委会成员,从他们口中得知,桃园街道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比较高。经济作物主要为蔬菜,以冬暖式蔬菜大棚和中、小拱棚为主,种植规模大,主要品种有韭菜、黄瓜、西红柿、辣椒、西葫芦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林业以速生丰产林、核桃、酿酒葡萄为主,方田林网面积2.7万亩,森林覆盖率相对较大。桃园街道初步形成以机械加工、木业加工、高新技术制造、花艺加工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较大。
最后,实践队员们又去拜访了几位村民,他们高兴的说,自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桃园街道的发展越来越好:村民的房屋有了很大的变化,宽阔的瓦房代替了矮小的土房子,也实现了“厕所革命”;农村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农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农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实践队员从村民的笑容中能够看出来,他们对乡村振兴很满意,对如今的发展很满意。
然而,在现在的这个时间节点,乡村振兴工作并没有结束。村干部们表示为了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以下是今后他们重点发展的方向。
抓产业,促增收。乡村振兴要有产业发展基础,紧紧围绕产业打造乡村特色生态优质农业品牌,培育农民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土地复合型种植方式,盘活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功能,建设富裕乡村,引领村民发展新型农场增收致富。
抓建设,美环境。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共建共享共治模式,紧抓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发挥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抓文化,提素质。围绕乡村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质建设,开展乡村道德模范选评,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政策进农家、入民心,引导村民将学习与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建设文明乡村。
抓治理,树新风。以乡村治理规划为引领,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爱干净、讲卫生、树文明新风的荣誉感、责任感,形成了“群策群力谋发展、同心同德促振兴”的浓厚氛围,坚定了广大农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抓人才,强队伍。聚焦五大振兴要求,积极搭建乡村人才培养平台,重点培育,加大在农业生产经营、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和农业农村科技等方面培养,提高乡村人才队伍质量,以人才保障推进乡村振兴实施。
经历了此次的社会实践调研以及走访调查,小组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乡村振兴的发展状况。这次的实践活动是实践队员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成员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了实践能力。
来源:管理学院
审核:徐哲
编辑:李泽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