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8年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至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今日,劳动教育之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地位未变,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不曾改变,如何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面向国内,广东省深圳市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特点和经济现状,结合当地师生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统筹规划、系统构建“区域垂直共建-学校水平共享”的整体推进模式;河北省石家庄市积极开发“劳动 ”系列课程,打造劳动教育“金课”,通过恰当的课程实施和教学方法打造了劳动教育新引擎。放眼国外,美国学校花园教育以基于花园的学习为教学策略,经由劳动教育类课程、学术类课程和学科融合课程培育劳动素养,使学校花园成为正规教育的实践场所,赋能全面育人新高地。国内外的实践过程中,都不难看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因地、因校制宜,设置不同新颖的课程,有效整合校内资源,统筹安排劳动实践课时,促进家、校、社多方联合,是当今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当然,在劳动教育普及之下,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当前,受教育者的劳动价值认知偏差、劳动习惯欠缺以及错位等问题都阻挡了劳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基于前期的调研与问题总结,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谨耕庠序实践团于2022年6月28日专程前往山东省日照市教育局进行实地采访调研。在对教育局相关人员采访以及后期对劳动教育成果的参观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前劳动教育问题主在于教育主体单一化、教育方式 “去生活化”,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存在明显的主体分离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单一主体,而家庭与社会却并未发挥其应发挥的作用,使得劳动教育不断的碎片化、人为化、真空化,远离了真实的生活环境,割裂了家庭与社会的联系,其危害更在于使学生的精神生活与劳动生活分离,缺乏对智力、道德进行自我判断的可能性、对自我成长进行反思的机会,以及维系个体持续发展的自尊感等方面的重要教育作用。
基于以上所发掘的种种问题,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的支持下,进一步实地调研、问卷走访与实况分析,找寻更加适合于新时代劳动教育推展的方法体系。首先,中小学生应先实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效结合,这就需要当前的劳动教育落实在集体实践活动中。其次,重构劳动体系,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精选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使中小学生获得体验感、获得感和价值观,树立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最重要是实现劳动教育的逻辑转向,正视中小学生的个体需要,强调创造性,让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时空场域中焕发活力,实现“具身化建构”的过程。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落实面临着不可预料的问题,在当前的体系下,因地制宜,形成差异性课程,家、校、社等各方联合努力,重视劳动教育的认同感与价值感,实现劳动教育在新时代中的新活力,不断使受教育者在劳动教育中达成身体、心理、认识、情感、意志等要素的协调统一和高度融合,实现劳动教育的新高度!
来源:管理学院
审核:徐哲
编辑:赵淑贤